猬菊
猬菊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猬菊
【药材名称】猬菊
【来源】菊科猬菊Takaikatzuchia lomonossowii (Trautv.) Kitag. et Kitam.,以全草入药。
【生境分部】东北、内蒙古、华北、甘肃、宁夏。
【性味】甘,凉。
【功能主治】破血行瘀,凉血,止血。主治外伤,出血,吐血,鼻出血,子宫功能性出血;外用治疮毒痈肿。
【用法用量】5钱,配方用。外用鲜叶捣烂外敷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猬菊
【药材名称】猬菊
【拼音】Wèi Jú
【别名】大蓟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猬菊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akaikatzuchia lomonossowii (Trautv.) Kitag. Et Kitam. [Carduus lomonossowii Trautv.]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猬菊 多年生草本,高20-40cm。茎直立,具纵沟棱,密被灰白色绵毛,分枝或不分枝。基生叶长圆状披针形,长8-15cm,宽3-6cm,先端钝尖,基部渐狭成柄,羽状分裂,边缘有小刺尖,上面淡绿色,有光泽,无毛,下面密被灰白色绵毛;茎生地长圆形,向上渐小,忆裂或齿状缺刻,有小刺尖。基部沿茎下延成窄翅。头状花序,单生枝端;总苞卵形,直径3-5cm,被蛛丝状毛;总苞片多层,线状披针形,具硬锐尖头,暗紫色;花冠暗紫色,全为管状花,裂片5,先端钩状内弯;花药尾部结合成鞘状,包围花丝。瘦果,长圆形,长约5mm,稍扁,无毛,基部着生面稍歪斜;冠毛污黄色,不等长,有小锯齿,基部结合。花、果期8-9月。
【生境分部】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阳处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。
【性味】味苦;性凉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疮痈肿毒;瘰疬;吐血;衄血;子宫功能性出血;外伤出血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网友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