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蒿
松蒿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松蒿
【药材名称】松蒿
【拼音】Sōnɡ Hāo
【别名】小盐灶菜
【来源】玄参科松蒿属植物松蒿Phtheirospermum japonicum (Thunb.)Kanitz [P. chinense Bunge],以全草入药。秋季采集,晒干。
【性味】微辛,平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,利湿。用于湿热黄疸,水肿。
【用法用量】0.5~1两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药大辞典》:松蒿
【药材名称】松蒿
【拼音】Sōnɡ Hāo
【别名】糯蒿、土茵陈
【出处】《贵州草药》
【来源】为玄参科植物松蒿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【原形态】一年生草本,高25~60厘米。全体具腺毛,有粘性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。叶对生,长1.5~2.5厘米,宽1~2厘米,羽状分裂,两侧裂片长圆形,顶端裂片较大,卵圆形,边缘具细锯齿;具短柄。花单生于叶腋,具短柄;萼钟状,5裂,裂片叶状,长椭圆形,边缘有细锯齿;花冠筒状,2唇形,淡红色,长约1.5厘米,喉部有2黄色条纹,边缘具纤毛。蒴果卵状长扁圆形,具细短毛。种子椭圆形,具网纹。花期9~10月。
【生境分部】生于山地草坡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【性味】性平,味微辛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,利湿。治黄疸病,水肿。风热感冒,鼻匿、口匿、牙匿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敷。
【复方】①治黄疸病:松蒿一两,岩白菜五钱,黄柏皮、小黄草、木节草各三钱,甘草二钱。煨水服。
②治水肿:松蒿一两,煨水于睡前服;同时煨水熏洗全身。
⑧治风热感冒:松蒿五钱,生姜三片。煨水服。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松蒿
【药材名称】松蒿
【拼音】Sōnɡ Hāo
【英文名】Herb of Japanese Phtheirospermum
【别名】糯蒿、细绒蒿、土茵陈、小盐灶菜、大叶蓬蒿、红壶瓶、草茵陈、铃茵陈、鸡冠草
【出处】出自《贵州草药》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松蒿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theirospermum japonicum (Thunb. Kanitz[Geradia japonica Thunb.]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松蒿 一年生草本,高可达100cm。全株被腺毛,有粘性。茎直立,或弯曲而后上升,多分枝。叶对生;具有带狭翅的柄,柄长5-12mm;叶片长三角状卵形,长1-7cm。下端羽状全裂,向上渐变深裂至浅殂,裂片长卵形,边缘具细齿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稀疏;花梗长2-7mm;萼钟状,5裂,果期增大,裂片长卵形,上端羽状齿裂,边缘有细齿;花冠紫红色或淡紫红色,筒状,长1.5-2cm,2唇形,下唇有两条横的大皱褶,上有白以长柔毛;雄蕊4,药室基部延长成短芒。蒴果卵状圆锥形,长约1cm,室背2裂。种子卵圆形,扁平,长约1.2mm。花期7-8月,果期8-10月。
【生境分部】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沙质地、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除新疆、青海以外的各地。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全长30-60cm,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,具腺毛,有粘性。叶对生,多皱缩而破碎:完整叶片三角卵形,长3-5cm,宽2-3.5cm,羽状深裂,两侧裂片长圆形,顶端裂片较大,卵圆形,边缘具细锯齿,叶丙面均有腺毛。穗状花序顶生,花萼钟状,长约6mm,5裂;花冠淡红紫色。味微辛。
【化学成分】松蒿地上部分含松蒿甙(phtheirospermo-side),洋丁香酚甙(acteoside),天人草甙(leucosceptoside)A,角胡麻甙(martynoside),桃叶珊瑚甙(aucubin),都桷子甙酸(genipo-sidic acid),车前醚甙(plantarenaloside),连翘脂甙(forsythoside)B[1]。
【性味】味微辛;性凉
【归经】肺;脾;胃经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利湿;解毒。主黄疸;水肿;风热感冒;口疮;鼻炎;疮疖肿毒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研末调敷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网友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