缅枣
缅枣
《中药大辞典》:缅枣
【药材名称】缅枣
【拼音】Miǎn Zǎo
【别名】酸枣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
【出处】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【来源】为鼠李科植物缅枣的树皮。秋季采集。除去外皮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缅枣,又名:滇刺枣。
常绿小乔木,高3~6米。树皮粗糙,带红灰色;小枝有短柔毛,并具反曲的棘刺。叶互生,长椭圆状卵形,长3.5~7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钝圆,基部圆形或稍偏斜,主脉3条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光绿色,下面密生黄白色绒毛;叶柄长约1厘米,被柔毛。短聚伞花序腋生,花小,直径约4毫米,短梗,萼筒及裂片密被黄柔毛,宿存:花瓣5,黄色;雄蕊5:于房上位,2室,与花盘不愈合。核果近球形,长2~3厘米,径1~2厘米,红色,果梗长5~7毫米,有短柔毛。花期夏季。
【生境分部】生于林边、路旁、山坡疏林中。分布于云南。
【化学成分】树皮含多肽生物碱:滇刺枣碱A、滇刺枣碱B、安木非宾碱D、药炭鼠李叶碱。
【药理作用】叶和茎的煎剂对离体大鼠子宫有显着兴奋作用;在大鼠后肢灌流试验中能舒张血管;麻醉狗静脉注射能降低血压。对离体豚鼠回肠及蟾蜍腹直肌无明显作用。小鼠腹腔注射前述煎剂1克/只,2只鼠于24小时内全部死亡。
【性味】涩微苦,平。
【功能主治】消炎,生肌。治烧伤、烫伤。
【复方】治烧伤、烫伤:缅枣树皮50~60%酒精浸出液,外涂伤部,第一日涂四次(干后再涂),以后每日一次,不须包扎。(性味以下出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【备注】果实可食用。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缅枣
【药材名称】缅枣
【拼音】Miǎn Zǎo
【英文名】Bark of Indian Jujube
【别名】西西果、酸枣、马典西西果。
【出处】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选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鼠李科植物缅枣的树皮及果实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iziphus mauritiana Lam.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集树皮,除去外皮,晒干。果实成熟后采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滇刺枣 常绿小乔木,高3-6m。树皮粗糙,红灰色。小枝有短柔毛,老枝紫红色,有2个托叶刺,1个斜上,另1个钩状下弯。叶互生;叶柄长约1cm,被柔毛;叶片纸质,卵形,长圆状椭圆形,长2.5-6cm,宽1.5-4.5cm,先端圆,稀锐尖,基部近圆形,稍偏斜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深绿色,无毛,有光泽,下面被黄白色绒毛;基生3出脉。短聚伞花序腋生,花黄绿色,两性,直径约4mm,短梗,萼筒和裂片密被黄柔毛,宿存;花瓣5,长圆状匙形,绿黄色,基部具爪;雄蕊5,与花瓣近等长;花盘厚,肉质,10裂,中央凹陷;子房上位,球形,2室,花柱2浅裂或半裂。核果长圆形或球形,长1-1.2cm,径约1cm,橙色或红色,熟时变黑色,基部有宿存的萼筒;果梗长5-7mm,被短柔毛,种子1-2颗;中果皮薄,木栓质,内果皮厚,硬革质。种子宽而扁,长6-7mm,红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8-11月,果期9-12月。
【生境分部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、丘陵、河边湿润林中或灌丛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,福建、台湾、海南有栽培。
【化学成分】树皮含多肽生物碱:滇刺枣碱(maurtin)A、B,安木非宾碱(amphibine)D,欧鼠李叶碱(frangufoline)。
【药理作用】1. 兴奋子宫作用:叶和茎的煎剂对离体大鼠子宫有显着兴奋作用;2. 舒张血管作用:在大鼠后肢灌流试验中能舒张血 管;麻醉狗静脉注射能降低血压。对离体豚鼠回肠及蟾蜍腹直肌无明显作用。
【毒性】小鼠腹腔注射 前述煎剂1g/只,2只鼠于24小时内全部死亡。
【性味】味涩;微苦;凉
【归经】脾经
【功能主治】消热止痛;收敛止泻。主烧烫伤;咽喉痛;腹泻;痢疾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浸酒涂。
【复方】治烧伤、烫伤:缅枣树皮50~60%酒精浸出液,外涂伤部,第一日涂四次(干后再 涂),以后每日一次,不须包扎。(性味以下出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网友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