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木豆
假木豆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假木豆
【药材名称】假木豆
【拼音】Jiǎ Mù Dòu
【别名】千斤拔、野蚂蝗
【来源】豆科假木豆Desmodium triangulare (Retz.)Merr.[Dendrolobium triangulare (Retz.)Schindl.],以根、叶入药。
【生境分部】贵州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、云南。
【性味】辛、甘,寒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,凉血,强筋,壮骨,健脾利湿。主治喉痛,腹泻,跌打损伤,骨折,内伤吐血。
【用法用量】2.5~5钱,外用适量,捣烂加酒糟炒热敷患处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药大辞典》:假木豆
【药材名称】假木豆
【拼音】Jiǎ Mù Dòu
【别名】曱甴草、野马蝗(《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》),千金不藤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。
【出处】《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》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假木豆的全草或根。全年可采。
【原形态】灌木,高1~2米。枝条有棱角,密生短柔毛。小叶3,倒卵状矩圆形或矩圆形,顶端小叶长4~10厘米,宽2.5~4厘米,侧生小叶较小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上面无毛,下面密生短柔毛。花序腋生呈头状,有多数花;总花梗短,长约3~6毫米,有密短柔毛;花萼钟状,长约3~5毫米,下面一枚萼齿披针形,较其余萼齿长,密生长柔毛;花冠白色或淡黄色;子房线形,有3~4个胚珠。荚果长约2~2.5厘米,稍弯曲,背腹缝线呈波状,有3~6荚节,密生绢质柔毛。花期7~9月。
【生境分部】生于山坡、灌木林中或林边、荒地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【功能主治】①《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》:"全草:祛风湿.去疳积。治风湿骨痛,小儿疳积。"
②《广西植物名录》:"根:清热凉血,强筋壮骨,健脾利湿。治瘫痪,喉痛,腹泻,跌打内伤,骨折,吐血,咯血。"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假木豆
【药材名称】假木豆
【拼音】Jiǎ Mù Dòu
【英文名】Root of Triangular Dendrolobium
【别名】千斤拔、或打、甲由草、野蚂蝗、假绿豆、白毛千斤拔
【出处】出自《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》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假木豆的根或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ndrolobium triangulare(Retz.) Schindl.[Hedysarum triangulare Retz.Desmodium triangulare(Retz.) Merr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假木豆 灌木,高1-2m。茎有棱角;分枝密被柔毛。三出复叶,顶生小叶较大,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4-9(-13.5)cm,宽1.3-3.5(-6)cm,先端急尖,基部钝,上面无毛,下面被短柔毛,在中脉和侧脉上毛吏密,侧脉12-14对,平行,侧生小叶较小。花序腋生,稀顶生,有花约20朵,密生于短总花梗上成头状;苞片披针形;花萼长约5mm,下面的萼齿狭披针形;花白色或淡黄色;有香气,长约9mm;雄蕊10,单体;子房线形,荚果长达16mm,阔3.5mm,密被绢状柔毛,有3-4节,腹背缝线缢缩。花期7-9月,果期10-11月。
【生境分部】生态环境:生于荒地或山坡灌木林边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【性味】辛;甘;寒
【归经】入肺;脾;大肠;肾经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凉血,舒筋活络,健脾利湿。主咽喉肿痛,内伤吐血,跌打损伤,骨折,风湿骨痛,瘫痪,泄泻,小儿疳积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捣烂,加酒糟炒热敷。
【各家论述】1.《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》:全草:祛风湿,去疳积。治风湿骨痛,小儿疳积。
2.《广西植物名录》:根:清热凉血,强筋壮骨,健脾利湿。治瘫痪,喉痛,腹泻,跌打内伤,骨折,吐血,咯血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网友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