雀舌豆

发布时间:   浏览: 次  作者:

雀舌豆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雀舌豆

【药材名称】雀舌豆

【拼音】Què Shé Dòu

【来源】豆科雀舌豆Dumasia forrestii Diels,以荚果入药。

【生境分部】云南。

【性味】苦、涩,平。

【功能主治】舒筋活络,止痛。主治坐骨神经痛,筋骨疼痛。

【用法用量】3~5钱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雀舌豆

【药材名称】雀舌豆

【拼音】Què Shé Dòu

【出处】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雀舌豆荚果。秋季采收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缠绕草本。茎纤细,有短粗毛。叶互生,三出复叶;托叶披针形,有短粗毛;小叶椭圆状卵形,长约2~3.5厘米,宽1.3~2.5厘米,先端钝或近圆形,微凹,有小突尖,基部阔楔形、钝圆或截平,上面近无毛,下面疏生短粗毛;中间小叶柄长约1厘米,两侧小叶柄极短,疏生短粗毛;叶柄细,长2.5~4厘米。花3~6朵成总状花序,腋生;萼筒状,花冠黄色。荚果镰状线形,荚节明显。花期秋季。

【生境分部】生于山沟潮湿地带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
【性味】性平,味苦涩。

【功能主治】舒筋活络,止痛。治坐骨神经痛,筋骨疼痛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。
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雀舌豆

【药材名称】雀舌豆

【拼音】Què Shé Dòu

【英文名】fruit of Forrest Dumasia

【出处】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雀舌豆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umasia forestii Diels

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雀舌豆 多年生缠绕草本。茎纤细,有短粗毛。叶柄细长,长2.5-4cm,中间小叶柄长约1cm,两侧小叶柄极短,疏生短粗毛;三出复叶,椭圆状卵形,长2-3.5cm,宽1.3-2.5cm,先端钝或近圆形,微凹,有小突尖,基部宽楔形、圆形或截平,上面近无毛,下面疏生短粗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有3-6朵花;总花梗短,有短粗毛;花萼筒状,萼筒一侧略膨胀,先端斜,萼齿极不明显;花冠黄白色;雄蕊10,二体。荚果线状镰形,种子间缢缩。花期秋季。

【生境分部】生态环境:生于山沟潮湿地带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云南等地。

【性味】苦涩;平

【归经】肝;肾经

【功能主治】舒筋活络,止痛。主坐骨神经痛,筋骨疼痛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打赏

相关文章Related

返回栏目>>

首页   |   联系我们   |   PC版   |   返回

Copyright © 珠海在线 版权所有 蜀ICP备13026535号-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