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苦梨根

发布时间:   浏览: 次  作者:

野苦梨根

【药材名称】野苦梨根

【拼音】Yě Kǔ Lí Gēn

【出处】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厚叶栒子。秋后采。

【原形态】半常绿灌木。小枝幼时有黄灰色平贴软绒毛。单叶互生,革质,椭圆形、狭椭圆形,长2.5~4.5厘米,宽1~1.5厘米,先端短渐尖,有小突头,基部楔形,全缘,下面密生黄白色软茸毛,叶柄长约4毫米。复伞房花序顶生于侧枝,花小,花梗密生平贴绒毛;萼5裂,密被平贴绒毛;花瓣5,广倒卵形,红紫色;雄蕊多数;子房下位,柱头2。梨果红褐色。

【生境分部】生于山野阴处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
【性味】苦,凉,无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消肿,解毒。

【复方】治红肿恶毒:鲜野苦梨根皮,捣烂包患处,未溃者全包,已溃者留头。
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打赏

相关文章Related

返回栏目>>

首页   |   联系我们   |   PC版   |   返回

Copyright © 珠海在线 版权所有 蜀ICP备13026535号-16